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建筑研究》成书出版
232023.03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建筑研究》成书出版

作者:张婷发布时间:2023-03-23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2020年度),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1年度)《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建筑研究》正式成书出版。

 

作者:胡斌 陈蔚

书号:978-7-5689-3441-1

责任编辑:张婷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于1997年由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委员会管理。基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打造精品,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按照“自由申报、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资助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科技学术著作,繁荣科技出版事业,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内容简介

《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会馆建筑研究》从明清入川移民史研究入手,以与移民社会生活关联性最强的移民会馆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梳理、数据分析、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点到面对移民文化基因影响下的地区建筑整体面貌和精神内核进行探讨与研究,梳理总结出明清时期长江上游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作为时代性背景的移民活动及移民性社会影响下的四川地区,城市、城镇、村落和建筑文化生态整体发展的基本脉络,指出这种潜在的移民文化基因,已经成为四川(巴渝)地区建筑文化地方性特征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在今天的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建筑创作中都应该关注和理解它。

本研究以人口迁移、文化身份认同的人类学视角系统考察巴蜀会馆建筑,拓展了地区建筑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论,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8352278004)资助。

 

作者简介

胡斌  博士研究生,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分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曽荣获2013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主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藏彝走廊地区氐羌系民族建筑共享基质及其衍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川藏“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明清时期巴蜀移民会馆建筑文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等。

陈蔚  博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会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重庆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主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道教圣境空间原型提取与“洞天福地”景观建筑形态结构性演化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藏彝走廊地区氐羌系民族建筑共享基质及其衍化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川藏“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等。

 

前言

社会实在在任何时空场景下都是整体呈现的,而不依从于解释水平。——杜瓦斯

会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晚期出现的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并且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基层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它是“馆”的一种特殊形式,兴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至民国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会馆的演变及其长时期的繁荣昌盛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人口的杂居化分布,传统农耕乡土社会结构的演变和四民群体的时代变迁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从单纯的同乡互助性质的义举,在更加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逐渐演进成为一种较具适应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它的发展演进历史性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基层的自治与中央集权的间接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对社会形势变迁的不断适应。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市与集镇,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不同,会馆设会目的的不同、服务人群的差异,会馆类型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明清以来,由于受到“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系列历史事件的影响,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人口迁徙流动幅度之大、涉及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少有的,移民成为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与内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会馆作为各籍移民同乡聚会联谊和商议之所,从物质空间生产角度,对移民社会的形成、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阶段性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四川地区移民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物质见证;并且,会馆建筑以其突出的公共建筑形象,成为明清时期四川传统城镇聚落文化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而目前四川各地保留下来的一百多处会馆历史建筑遗存,正是我们深入理解这种类型建筑,进而研究清代四川地区传统聚落和建筑整体特征最重要的历史标本之一。

与其他类型建筑不同,会馆建筑作为产生并盛行于明清的公共性建筑之一,一方面受到自身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制约,另一方面还承担着文化保持和传承的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对建筑空间、形态和技术产生影响。四川地区会馆建筑既物质化地表明了会馆所承担的社会、文化功能的意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明清以来各方移民文化在四川地区所处状况和它们所经历的发展演变过程。对它的认识和探索是从更深层文化含义理解四川地区传统建筑文化谱系来源和南北杂交性特征的重要途径。这种认识基础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四川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变通性、务实性特征也有很高价值,进而对认识“四川人”有更加正面的推动意义。而以对特定历史时期典型性类型建筑研究为出发点,旨在从点到面展开对地区建筑历史整体面貌和精神内核的研究,也拓展了地区建筑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论。

本书从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就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社会与会馆建筑文化的整体形态进行研究。

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阐释我国会馆文化内涵与四川地区会馆文化的区域特征以及与本地区人文历史环境的关系。会馆从移民团体自发形成的民间互助机构发展到后来广泛介入地方公共生活,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公共性民间组织,其背后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是其决定性力量。要完整剖析清代四川传统城镇中这种典型的“半公共性空间和建筑类型”的建筑本体意义和深层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跨学科和宏观视角是本研究的基础。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利用翔实的原始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数据,借助统计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就四川地区会馆类型、数量、时间等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反映出来的文化问题进行剖析。从分析移民迁徙的路线和各籍移民分布的空间状况出发,揭示移民与会馆分布之间的历史关系。

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在详细考察会馆建筑在城镇中的选址和分布状况基础上,将会馆在空间地理分布上的特征、会馆建筑在城镇中的选址策略与对明清时期四川城镇聚落的景观形态特征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及精神空间的构成研究结合起来,分析会馆建筑作为移民利益团体的“物质和精神象征物”在清代四川传统城镇聚落物质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方式。揭示隐匿在城镇形态和物质空间结构背后的社会力量、经济力量和文化观念。

从环境适应论、文化决定论和文化传播学等多个角度,结合大量的实地测绘资料和模型分析,对四川地区会馆建筑在形态学层面的“地域性和地缘性”特征,以及在装饰艺术和营建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系统研究。通过数十个现存的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会馆建筑实例的多角度比较,主要以多方移民集中性迁入、长期商品贸易所引起的多元文化交融和文化要素迁徙流变的时代性和地方性机制,以及在会馆建筑中呈现出来的多样表现形式进行剖析,揭示明清时期的四川文化作为汇聚四方文化精神的杂交型文化形态,如何在人类最重要的物质产品之一建筑的层面,尤其是移民会馆建筑中体现出这种独特的文化“水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