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艄公”的“摆渡”人生

作者:网易新闻-南方都市报(深圳)发布时间:2015-09-10 16:26:14
廖思梅 学者,广州
    高文平先生的《语言之界》,以语言传译为经,以人文传道为纬,戏述翻译轶事,细数行业脉络,漫谈贤哲思想,倾吐随性心语,将二十多年来与语言亲密接触的种种游历,向读者娓娓道来。
    高文平先生任教中山大学二十余年至今,执教口译与文学两大方向的专业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在随笔集里,他分享了自己对口译专业教育多方面的心得,个中体会,乃肺腑之言。恩师在口译教学上最特立独行的、亦是每个学生毕业后都会铭记于心的一点,即他教口译是为了“说服优秀学生不去作口译”,由此让初涉此域而容易昏头转向的新手们,时刻谨慎前行于茫茫译海中,以防“得形忘意”,躁如浮萍,需知“身体乏了,可以睡一觉就恢复过来,心被掏空了,可就真成了空心人”。于他而言,传译员的真功夫,不在只流于形式和技术层面的炉火纯青的语码转换,而在“得意忘言”:如传教士一般,进入神圣的精神世界(特定语境),意会神灵(讲者)的旨义,“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传载上帝的福音”(经译者的过滤与解读,产生新的意义与知识),由此创造理解的共同体,增进信徒之间、信徒与神之间(听者之间、讲者与听者之间)精神与心灵的沟通。最难忘是恩师的圣经文学课,每周五一聚,课堂是“小教堂”,讲台是“布道坛”,众“信徒”徜徉在古老的两希文明和基督文化的故事里,如沐春风。故事,是能让普世众生触摸个体生命感觉的叙述,是让讲者、译者和听者在特定时空下惺惺相惜的契机,也是让传译和传道更有感染力的灵魂。《语言之界》的每篇随笔,即为故事本身,作者在言说间通过探索个体思想表达不断传承及丰富共同参与者对语言和知识的理解,此为跨越“语言之界”的一层本义。
    跨越“语言之界”的另一层本义,是作者作为传译员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知识转换与流动中通过对知识的消化与整合,以及对话语权威的分析与解构,确定自身的主体意识。从工商中的金融、制造、管理,再到科技中的IT、生化、医学等,作者的传译生涯充满了可谓“捞过界”的苦与乐。但文学出身的他,时而走出象牙塔,穿梭于商态万象的浮华大地,更令他以一种“闲逛者”的局外心态,保持距离,用心聆听鼎沸纷杂的人声之外的声音,游离于权力与财富,抽离于渐被商品化和工具化的语言游戏。随笔集中“医患关系”一文,尤其凸显了作者作为译者的主体身份,不是机械般的传声筒,而是以社会关怀向患者(听者)传递温暖。于他而言,“译者应该是一位‘志愿者’、一位社会工作者,一位乐于以自己语言专长为社会不同语言群体提供语言服务的人士”,“传译从业者能从这个行业获得的乐趣,只能是来自对语言、对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无限爱。”
    作者的语言和知识“跨界”阅历,某种程度上是一趟又一趟深入见证和体验不同生命空间的朝圣之旅。从北上广深到港澳台驰骋天南地北时的各种城市际遇,从国门走向世界所经历的本土与全球意识的碰撞,让作者在不经意之间,收获种种瞬间感悟,如《佛的声音?》一文里提到的“雪糕车音乐”。其中一悟,是作者在世界万国之都—纽约访学时对“语言之界”的彻底厘清与定义:“界为井字”,受纽约城区街道的“井然有序”所展现的语言生态分割性和融合性矛盾二体所启发,“界”不应为局限,更应该是“一种文化身份,一种文明核心”。在不同语言间游走的使者,在文化交流中“只要具有共同的‘人文之本’,不同文化身份之间便能跨越语言的沟壑,最终形成多语言、多文化共存的社会共同体”。